跟大家分享一下,大家走特貨有可能會面臨的問題,我手上有一份102年走狗食被海關抓到開罰的公文案例,因為個資關係,我塗掉敏感的部份。
首先,可以從公文看到,敏感特貨絕對不是單純比哪一間集貨商是普貨或特貨計算運費,因為被抓到出事,如果只是罰金,除非你有事前買包稅價可能沒事,也有可能超過集貨商能負擔範圍,或是覺得集貨商損失大過損失你這名客戶還要重要時,這時集貨商的保證大概都只是 參考 而已。
這案例寫到集貨商改產品名成 capacitors 跟 shawl,這不是少數案例,因為特貨就是海關管制商品,既然管制,為什麼還能走貨,當然就是改產品名衝關,那這些是不是最後風險還是要消費者自己面對。
所以走特貨時,一定希望集貨商都用普貨算,因為可以省運費,但是否想過出問題時?要是被抓到,有時不是只有罰金跟被扣貨銷毀問題,還有可能收到法院傳票(真的有案例,改天CO在分享)。
所以!所以!所以!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,非敏感特貨,比較常遇到是被要求商檢,再做正式報關繳相關稅金.....等,算比較輕微的(當然還是有一些例外狀況) 但敏感特貨,真心建議不要走,罰金是小事,收到傳票有案底就真的笑不出來。
如果有人問特貨到底要怎樣才安全,我只能這樣建議,不要走貨最安全,雖是很爛的建議,但絕對是最安全的方法。真的要走特貨,就真的要有承擔風險的心裡準備,本來想省錢,若真的出問題,最後可能賠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刑責。
我一直不會反對要讓集貨商賺錢,如果消費者只是比運費到最低價,不管是集貨商保證或是凹集貨商包稅價,集貨商跟本沒賺這麼多錢,是否想過,真的出事時,真的有錢幫消費者賠?
以上,不是要說哪間集貨商好或不好,是想給同是台灣的消費者,思考怎樣才是安全走貨?但很不幸.................答案是.................沒有。
CO 最近開了 FB 社團,任何有關淘寶議題或想與 CO 討論,歡迎到 淘寶-阿里巴巴-安全走貨才是王道。
相關文章